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医讯驿站 > 健康交流 > 行业交流 【15】倪海厦《伤寒论》视频文字整理——桂枝+附子;—芍药;—芍药+附子汤方
行业交流 【15】倪海厦《伤寒论》视频文字整理——桂枝+附子;—芍药;—芍药+附子汤方
发布日期:2025-02-25 06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57

【1.24】“太阳病”,发汗,遂漏不止,其人恶风,小便难,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者,“桂枝加附子汤”主之。太阳病发汗以后“遂漏不止”,汗就不停了,人“恶风,小便难,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者,桂枝加附子汤主之”。这是经方里面一个弥补的措施,就是当你看到病人是太阳症,很简单,你就开桂枝汤:桂枝、白芍各开五钱,生姜、甘草、大枣……一处方下去,病人九碗水煮成三碗,喝了第一碗下去,一喝,哇!太过了,流汗流出来不停,你很难控制。当流汗不止的时候,恶风现在还是有。小便难为什么?因为汗尿是同源,汗流出来很多,小便自然会变少。所以夏天诸位在户外运动很多,流汗很多,小便就会比较浓稠,这是一定的。“四肢微急”为什么?因为肌肉里面的津液丧失掉了,发表发太过了,丧失掉了。这时候怎样弥补它?就是桂枝汤加一味药炮附子下去,就可以弥补他。这个地方,炮附子是固表用的。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(去皮)      芍药三两         生姜三两(切)      甘草二两(炙)大枣十二枚(劈)      附子一枚(炮  去皮,破八片)右六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适寒温,服一升。若一服汗止,停后服。大家看这个桂枝加附子汤。经方里面很多地方用炮附子,张仲景指定用炮附子,有时候指定用生附子。这里他是用炮附子,炮制过的附子第一个毒性很小。所有草药类的东西只要一加热,毒性就小很多了,生用毒最强。炮制过后的附子就没什么毒了。这时加一枚的附子,一枚附子大约三钱左右;生附子里面津液很多,同样一枚至少是5钱。炮制过的里面水没了就比较轻。炮附子用在固表,因为你汗流太多了,表虚、表不固时用炮附子固表,以此类推。如果今天遇到个病人流汗、脱水、津液一直在丧失,这就是需要用炮附子的时候。但是开处方,单味的一个炮附子没用,我们要告诉炮附子:“炮附子,你要和桂枝汤混在一起”。桂枝汤是解肌的,能够让脾阳振奋起来,这时加炮附子,它能够到肌肉、到四肢去把表固起来。后面的桂附八味丸里面有炮附子,炮附子跟别的药配合在一起的时候,处方不一样,它的药性就不一样,这里完全是收表用的。后面会介绍生附的使用的时机。这个处方你煮的时候,六碗水煮成三碗,先吃一碗(约200毫升),汗停掉以后,就不要再吃了。如果汗停掉以后舍不得倒掉继续吃,表太固了汗流不出来也不行啊。我们也需要有必要的汗:你走路走得快、运动、吃东西或者是速度比较快就会流汗,静止下来就没有汗,这是正常。运动很剧烈一点汗都没出也不对,那是毛孔闭缩。我们在开处方的时候,常常开到麻黄汤或者一些发表的药,吃下去病人不出汗的,是小便排出来的,我常常碰到,我就问他“从哪里来?”有的病人出生在极冷的地方,天生毛孔就比较闭合,你麻黄汤下去他不冒汗,小便排出去。你问他吃药后好不好?“我很好啊。”所以有时候病人不见得是流汗,每个人体质稍不一样,他这是特殊体质,我们讲的是常态,遇到那种非常态,他从小就在极冷之地长大,毛孔很密实,腠理就很紧,你说“不行,我非给他发汗不可,麻黄用到五钱、八钱、一两。”他还是不发汗,一直在小便,你这就是脑筋实在是死板。不要这样子。你要问清楚情况。这是一个弥补,所以大家记得,发表汗太多、病人汗不止的时候,用桂枝加附子汤。【1.25】:“太阳病”,下之后,脉促,胸满者,“桂枝去芍药汤”主之。若微恶寒者,“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”主之。二十五条,太阳病,攻下以后“脉促、胸满者,'桂枝去芍药汤’主之。若微恶寒者,'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’主之”。你看,有时候把芍药拿掉,有时候把附子加进去,这是同样桂枝汤在应变。这个处方我们可以看出来几个事情:第一个,胸满。所有经方,从《伤寒》一直到《金匮》,只要有胸满出现的时候,张仲景都不用白芍,把芍药拿掉,所以我们治疗心脏病是不用白芍的;治疗气喘也不用白芍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前面讲过白芍是酸苦,白芍味酸。你到药房去要芍药三钱,他就问你“你要白芍还是赤芍?”白芍和赤芍都差不多,实际上我们用白芍。当然写赤芍也差强不到哪,无所谓了。白芍这个处方是酸味,“酸苦涌泻”为阴,它是阴药,光是这样写不太好了解,如果我们把阴当成静脉(后面我们会介绍张仲景如何治疗静脉)、桂枝是动脉的时候,你把白芍拿掉,血流回心脏的的速度就会减缓下来,就会让心脏就得到喘息(后面治疗心脏的方法很奥妙,诸位慢慢就会学到)。“胸满者”,胸满的人一律不用白芍。胸满的定义很广,包括你气呼不过来,胸口胀满,心口痛、刺痛,通通叫胸满,胸部不舒服,通通不用白芍。当然后面会介绍只要有腹痛、肚子痛,小腹痛,白芍都要重用。胸满的时候,一律不用白芍。“微恶寒者,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”。为什么这样?因为太阳病已经攻下啦,“脉促胸满者”,里面恶寒就是因为“里”虚掉了,因为你攻下。攻下以后如果病人里虚掉,这个时候我们加一点附子下去把里面的阳“温”回来。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(去皮)        生姜三两(切)甘草二两(炙)            大枣十二枚(劈)右四味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适寒温,服一升。“桂枝去芍药汤”处方:桂枝三两,你看芍药就没有了。煮的时候七碗水煮成三碗,七碗水煮成三碗跟六碗水煮成三碗,这个不是说你一定要坚持跟书上一模一样,不需要。以后大家临床经验多了,一看大家就知道。像我一看,有时候处方桂枝开六钱我都开过,有时候八钱、一两,白芍一起手就是八钱、一两,我开处方就这样子。这是没有白芍的方子。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(去皮)    芍药三两          生姜三两(切)甘草二两(炙)         大枣十二枚(劈)附子一枚(炮  去皮,破八片)右六味,以水六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适寒温,服一升。若一服汗止,停后服。桂枝汤加附子的时候,你看有白芍在这里。当我们里虚掉的时候,我们用炮附子一样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(去皮)    生姜三两(切)   甘草二两(炙)大枣十二枚(劈)    附子一枚(炮  去皮,破八片)右五味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适寒温,服一升。若一服恶寒止,停后服。“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”,白芍也是没有。“一服恶寒止”,就不要服了。我常常问病人“你觉得身体怕不怕冷?”因为他发表的药开多了,表虚掉也会怕冷,病人也会有微恶寒。方子后面的说明很重要,处方里面说“微恶寒”,跟“极恶寒”不一样。病人会稍微感觉到怕冷一点,代表的是“表虚掉了”。一般来说,如果是遇到温病的,表虚了开黄芪,黄芪固表。经方认为固表用黄芪太慢了,用炮附子一下去就好了,一下就收表,这个跟他们想法不太一样。我们经方会用到黄芪,到时候介绍到的时候再给诸位介绍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365站群VIP站群论坛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